【原標題】:
瓷磚全瓷和半瓷的區(qū)別?瓷磚好還是地板好?
【標志詞語】:
瓷磚 木地板 地板 都是 吸水率 聲音 小編 程度……
【正文開始】:
瓷磚全瓷和半瓷的區(qū)別這個問題,到底讓大家怎么去區(qū)分呢,為什么會有全瓷跟半瓷的分別呢。在下文中,小編還會說到瓷磚好還是地板好呢,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夠?qū)Υ蠹矣袔椭?。如果要是小編我來說的話,我還是感覺地板好一些的。
瓷磚全瓷和半瓷的區(qū)別:
1.今天,小編接著跟大家說一說跟瓷磚有關的問題,就是瓷磚全瓷和半瓷的區(qū)別。
2.區(qū)別:全瓷化瓷磚硬度高,不易碎裂,抗污性能高,吸水率低、平整度好。半瓷化瓷磚硬度低、易碎裂、易滲透、光澤度不好。
3.、吸水率,不過這個只有磁化程度差的比較遠才會比較明顯,因為現(xiàn)在市場上的地磚基本都是可以不吸水的! 建議給兩塊要對比的磚上倒同樣量的水,過一定時間看兩者那個水多,則證明其磁化程度高!須知,沒有任何一款磚可以達到百分之百的全瓷!
4.、敲聲音,或者用一個全瓷磚去碰撞,聲音越脆,則說明其磁化程度越好,沙啞則相反!看重量,現(xiàn)在瓷磚的包裝箱上都有瓷磚的規(guī)格重量,一般越重說明其磁化程度越好!(同規(guī)格同工藝相比較,比如800*800的或者?;u.微晶石 都要和一樣的類型比較)。
在生活中的區(qū)分方法:敲擊聽聲音.用一只手懸空提起瓷磚的邊或角,另一只手敲擊瓷磚中間,發(fā)出渾厚且回音綿長的瓷磚(如敲擊銅鐘所發(fā)出的聲音)的為全瓷?;u;如發(fā)出的聲音渾濁無回音或回音較小且短促說明瓷磚的瓷化程度較差,瓷磚的胚體原料顆粒大小不均,密度較小,此種為普通半瓷化磚。
5.全瓷瓷磚一般胚體都是瓷制.你在瓷磚背面倒點水等個10來分鐘看看沒有滲水現(xiàn)象就是全瓷的了,半瓷的會滲水。
瓷磚好還是地板好:
1.、木地板的優(yōu)點.天然木材給人自然的質(zhì)感,舒適美觀,有所謂的“上檔次”優(yōu)勢。如果居室鋪木地板,不但腳感舒適,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對樓板的撞擊聲音,,使居室溫馨、寧靜。木地板更“溫柔”,如果家有老人、小孩摔倒了,木墊板不容易走滑造成太大傷害,但如果是瓷磚的話,會摔得更嚴重。
2.、木地板固然好看,但它需要更多的呵護保養(yǎng)。木地板受天氣及適度影響較大,水浸后容易變形起翹;需要定期打蠟維護保養(yǎng);容易被尖銳物體劃傷;復合木地板還有甲醛釋放;比起瓷磚木地板的使用壽命更短。
3.、現(xiàn)瓷磚幾大明顯的優(yōu)勢有:容易保養(yǎng),保養(yǎng)簡單,不易藏污、沒有空氣污染物、使用壽命長、一般不會被刮傷,起翹等。如果你更偏向方便的話,及選磁環(huán)吧。瓷磚的尺寸花色也很豐富,裝修效果和木地板的效果不相上下,打理方便,只需掃一掃,擦一擦就干凈了。
4.、瓷磚的舒適性較差,冷冰冰的,腳踩上去感覺硬硬的,不夠溫馨;保溫隔熱性也較差;瓷磚的鋪裝復雜,施工繁瑣;在潮濕的季節(jié)容易打滑。比較了木地板和瓷磚的特點,相信大家已經(jīng)對他們有更多的了解,倒地鋪哪樣好,還要看你們各自的家裝需求。也可以根據(jù)不同區(qū)域的要求兩者配合使用,如廚房,衛(wèi)生間都是墻面鋪瓷磚,臥室、客廳地面鋪木地板,發(fā)揮兩者的優(yōu)勢。
如果說是瓷磚好,還是地板好呢,小編會說地板好呢?,F(xiàn)在,地板真的是很好用的,而且質(zhì)量也是很好用的。現(xiàn)在用瓷磚的已經(jīng)越來越少了,所以瓷磚已經(jīng)不再流行了,用一用地板是很好的,而且地板的質(zhì)量高,地板的顏值也是特別高的,選擇用地板還是好的。
【閱讀延伸】:
小戶型家裝、裝修樣板間、杭州辦公室裝修、新裝修的房子怎么去甲醛和異味,想了解以上相關知識,請持續(xù)關注房先森互聯(lián)網(wǎng)家裝:asyobhw.cn 也可關注房先森官方微信公眾號sirfang_com,或者掃一掃下面的二維碼關注!
2016-06-27 11231人瀏覽
2016-12-19 11217人瀏覽
過來人的血淚教訓!面盆下水器切記要這樣裝!否則你洗個手都受罪!
2016-10-24 11184人瀏覽
親子手工之2017年元旦/新年賀卡、心愿卡,搞掂幼兒園作業(yè)!
2016-12-13 11101人瀏覽
2017-03-25 10251人瀏覽
陽臺裝修不能太任性,裝修前一定要知道這個,關乎全家安危 2017-03-08
等你裝修的時候,可千萬別這么裝啊! 2017-03-01
臥室是貼瓷磚好,還是木地板好,看完這三點你就知道了! 2017-02-28
家裝流程18步,手把手教你做裝修! 2017-02-24
衛(wèi)生間為什么要做干濕分離? 2017-02-23
新房裝修看懂這5條,少花很多冤枉錢,尤其第一條! 2017-02-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