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接到消費者的投訴電話,該消費者稱,自己在某地板品牌以實木地板的價格購買了一批地板,鋪裝到一半時,偶然發(fā)展這批地板并非實木地板。近年來,關于此類地板投訴案件層出不窮,由于缺乏相關的行業(yè)標準,市場上有關實木地板的“陷阱”更是數(shù)不勝數(shù),在這種情況下,消費者提升辨別實木地板的能力尤為重要。
陷阱一:“缺斤少兩”現(xiàn)象頻出
當前建材市場上,實木地板十分暢銷,但是由于商家銷售的產(chǎn)品魚龍混雜,消費者對行業(yè)內(nèi)的一些“陷阱”不得不防。“缺斤少兩”的現(xiàn)象在實木地板銷售過程中早已不是新鮮事,因為消費者在購買地板時很少會親自測量產(chǎn)品的長度、寬度、厚度,而地板交易過程一般都是以面積計價,所以有些商家便會在包裝上虛標產(chǎn)品規(guī)格,讓消費者白白為不存在的面積買單。
陷阱二:刷漆掩蓋劣質(zhì)材質(zhì)
靠漆面掩蓋材質(zhì)問題也是地板制造商慣用的伎倆。蟲眼、裂紋等都是影響地板質(zhì)量的重要問題,有此類問題的地板其售價必將大打折扣。因此,部分商家為了掩蓋此類問題不惜動起了歪腦筋。他們往往會在存在缺陷的地板表面刷上一層色面漆,并在底面用填充膩子底漆掩蓋蟲眼、腐朽、開裂等缺陷,然后告訴消費者這是為了防腐、防潮。目的是讓消費者看不清木材的真實紋理,掩蓋板面的缺陷,達到以次充好的目的,這種做法不僅有害健康,而且實木地板在安裝1—2年后,就會出現(xiàn)嚴重脫色的現(xiàn)象。
陷阱三:售后服務僅為“包工包料”
雖然許多商家都聲稱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,但在消費者下單后才發(fā)現(xiàn)商家所謂的“完善服務”只不過就是大家常見的“包工包料”,在地板鋪裝完畢后就再無其它售后服務可言。其實,對于地板商而言除了“包工包料”外,還應按規(guī)定對產(chǎn)品質(zhì)保期內(nèi)出現(xiàn)的問題予以解決。另外,因為地板經(jīng)銷商與鋪裝工人屬于 “利益共同體”,有些工人會在鋪裝過程中故意鋪張浪費,從而制造出更多本不應該存在的“邊角料”。
2016-06-27 11229人瀏覽
2016-12-19 11216人瀏覽
過來人的血淚教訓!面盆下水器切記要這樣裝!否則你洗個手都受罪!
2016-10-24 11184人瀏覽
親子手工之2017年元旦/新年賀卡、心愿卡,搞掂幼兒園作業(yè)!
2016-12-13 11101人瀏覽
2017-03-25 10248人瀏覽
陽臺裝修不能太任性,裝修前一定要知道這個,關乎全家安危 2017-03-08
等你裝修的時候,可千萬別這么裝啊! 2017-03-01
臥室是貼瓷磚好,還是木地板好,看完這三點你就知道了! 2017-02-28
家裝流程18步,手把手教你做裝修! 2017-02-24
衛(wèi)生間為什么要做干濕分離? 2017-02-23
新房裝修看懂這5條,少花很多冤枉錢,尤其第一條! 2017-02-22